新石器文化遗址尧家林

时间:2013-04-17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 杨弃



    一九八一年秋,市县两级组成的文物普查队在市博物馆谢馆长的带领下,在通城进行了四个多月的文物普查工作。工作队三人一组,分成四个小组,选择了黄龙山河,九岭河,北港河三条主河流,在沿河两岸的高台上一一祥细察看。
    眼看着日子一天天过去,也没有什么重大发现,工作队照常巡河查山。虽然大家的心里有些沮丧,然而,细心的谢馆长心里却很振奋。普查组在多处地方,零星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陶片。他想,既然有古人类生活的痕迹,极可能找到古人类生活的遗址!
    碰头会上,谢馆长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大家:通城县是湘鄂贑三省交界之地,西临洞庭湖,北通长江,东面是九江,南北流通,东西迁徙都要经过通城。古人类逐水而居,通城风景优美,土地肥沃,河流水势平稳,没有大的洪涝灾害,是个宜居的好地方。现已发现多处古人类活动遗址,如果我们认真考查,有很大把握发现古人类生活遗址。谢馆长的话给大家极大的鼓舞。
    普查组更加认真细致了,他们顶着深秋的寒霜,白天在普查途中嚼着馍馍咸菜,晚上住在农民家里。雨天,撑着雨伞上路,一身水一身泥。多年后,沿河的人们还在讲述当年的那些寻宝人。
    果然,一段时间以后,黄龙河普查组发现了尧家林。



    啊!黄龙河的普查队员大吃一惊!
    高台上大片已经挖了红薯的地上,陶片,石器,石箭镞,石坠俯身可拾!除了新石器时代的遗物外,还有一些东周时期典型的几何印纹硬陶片!
   普查员们再也顾不了许多,他们在红薯地四周的灌木丛和荒草里,趟过浓霜雾水,认真查巡起来。他们把身体挤进灌木丛,他们用双手扒开荒草,一米一米地确定范围,直到天完全黑下来。再也看不见了,普查小组才走下高台。
   当晚,普查小组摸黑前行十多华里到麦市镇,在邮局通过电话向谢馆长作了汇报。兴奋不已的谢馆长平静地说;“我们明天再来一起确定吧!”
   第二天天刚亮,谢馆长就把连夜集合起来的四个普查组十几位普查员,赶第一班早班车带到了麦市镇,在镇上匆忙地吃了点稀饭馒头,快步向尧家林赶去。
   尧家林高台上,谢馆长眼睛一亮,通城负责文物工作的文化馆干部李明成至今都深切记得那个情景。极度兴奋的普查员们,分东西南北四个组合围普查,确定中心和边缘,大家迅速消散在浓霜雾水和灌木丛中。
   十二时,集中起来的普查员们相互望着,都大笑不止:每个人的脸上都花猫一样,脏兮兮的。不少人身上的衣服扯破了,大家的手上拿的,荷包里装的都是战利品。石斧,石刀,各种形状的石箭簇,从新石器时代到东周时典型的陶片堆了一小堆!
   这些都发生在一个叫尧家林的地方!
   尧家林遗址位于湖北省通城县麦市镇陈塅村,距县城22公里。遗址地处山涧河谷小盆地,东南与江西修水比邻,西南与湖南平江相望,陆水支流黄龙河自南向北流经遗址西侧,通城至平江公路挨河平行而过,遗址为长条细腰形台地,高出周围稻田约8米,总面积为三万平米。

惊动各级的消息


   随着遗址的发现,随着市县文物普查组的报告,随着媒体的介绍,尧家林-------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乡村土高台,一时长得新石器时代一样高。迅速传播的消息,惊动了各级单位,特别是湖北省考古研究所,武汉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等单位。
    寒冬腊月,北风呼啸,省市两级专家在县有关领导和通城县文化馆(此时县未成立博物馆)负责文物考古工作的李明成陪同下,来到了尧家林遗址。
    冷雨夹着雪花,在北风里满天乱飞。专家们撑着雨伞,穿着雨靴,一步一滑地走在通往尧家林遗址的泥泞侠窄的稻田埂上。
   “寻古的路好难走!”不知是谁打破沉寂,优了一默。
   “寻古的路平平坦坦,就不叫古人了!”带队的专家补了一句。
   “扑通”一声传来,不知谁双脚一滑,一下倒在泥泞路上。
    “见了古人要拜是应该的,但也不就叫我这样拜呀?”倒在地上的眼镜一边说着,一边在别人的帮助下爬起来。
    大家更加谨慎了,像踩高跷一样,一步一步爬上了尧家林遗址。
    走上尧家林遗址的专家们,一下瞪大了眼睛。下了两场雨后,一些石箭簇,小陶片被雨水洗得干干净净,在收获的地里,像星星一样,格外耀眼!
    专家们忘了矝持,把手中的雨具一丢,冒雨在地里捡起来,呼声笑声惊讶声响成一片!
    农民喜悦的是五谷丰收,工人喜悦的是生产线上产品如流。如今,这些一向严谨的专家们,高兴得像小孩一样,收获自己追求的梦!
    临近年关的晚上,县招待所里,县有关领导和专家们一起讨论尧家林遗址的进一步确认问题,大家几乎是同一个意见:立即试掘!

掀起你的盖头来


    一九八二年的春节十分祥和喜庆。
    节日的气氛还未消散,省市文物部们的领导,就领着武汉大学历史考古专业应届毕业生背着行李,到尧家林遗址安营扎寨,准备试掘了。
    二月二十八日,试掘工作正式启动。他们选在遗址西南部,确定了4个5x5米的探方,总面积100平米。
    如同历史迷蒙着烟雨一样,进入雨水节气的江南,多数日子笼罩在淡蓝的烟雾里,泥沙,雨水,雾气,寒潮。试掘人员一身泥水,顽强坚持,向谜一样的历史。举起解剖刀-------铲子,刷子。
    尧家林遗址这个神秘的历史新娘。试掘仅1---2米就掀起了,五层盖头。
    第一层,厚10--34厘米,为耕土层,褐色夹砂土,质地松软,出土新石器时代的陶片,残石器和少数几何印纹硬陶片与近代瓷片。
    第二层,厚16--60厘米,有黄白,灰褐,灰黄等6种夹砂泥质土。出土陶片,石器,灰烬,烧土块,石块等。石器中镞的数量和种类最多。还有一处烧坑,2个灰坑。
    第三层,厚12--52厘米,为黄灰泥质土和红烧土。出土丰富,陶片棱角分明,可复原可辨认器物较多,有红烧土堆积,一个灰坑,一条灰沟。
    第四层,厚05--62厘米,灰褐泥烧土和红烧土为主,出土物陶片块大,可复原可辨认器物较多,有房子残迹一处,灰坑一个。
    第五层,厚49--84厘米,黄褐硬泥土。出土物少,只有少量残陶片和石器。下土再无有其它遗址现象。
    专家把遗址分为新石器时代早晚两期堆积,第五层属早期,第四,三,二层属晚期。又早于四,三层与二层文化面貌有一定差异,故四,三层再归为晚期前期,二层为晚期后段。四月五日,试掘工作圆满结束。

无言的诉说
    你见过5000年前的房屋吗?答案绝对是否定的,人和房子都没有那么长的寿。然而,尧家林却给我们保存了一个5000年前的房基。
    当一号坑挖掘到第四层土质类型时,揭露出一个房基残存的西南角居住面一小块(另大部分在试掘区外)。管中窥豹,专家们将这一小块细细剖柝。
    房基面是用6厘米左右厚度的黄色细泥土铺敷成,基面下是8厘米厚的红烧土垫层。居住面南缘有一条东西向墙基沟槽,勾底有20厘米宽,沟面宽达40厘米,有15至42厘米深,这条沟的沟壁都是经过烈火烧烤了的,很是坚实,沟内尚存有烧土碴,木碳屑。沟槽南做有散水的斜坡,这个斜坡东西宽750厘米,南北宽480厘米,坡度高差30厘米。
    专家们细致认真地解剖了散水斜坡。它是由烧土碴掺灰泥土、碎陶片筑成的,表面呈现出灰绿色的硬壳,壳厚1至2厘米。紧接着又发掘出6个柱洞,南部不到3米长的散水斜坡就有两个。柱洞直径17厘米,墙基沟槽里一排3个,墙基西端1个,柱洞直径20厘米,深20至30厘米。这6个柱洞形成了房屋的西南拐角。
    在房基的红烧土垫层和散水斜坡的填土中,试掘物有石镞,石斧,陶纺轮和大量残陶片。
    这静静无言的房基,在告诉人们什么?
    5000多年前的古人就知道造房了?房屋基面夯实,并作得那样细致认真,那时的房屋是用木柱支起来的?木柱间是用什么填充的呢?屋顶又是用什么盖的呢?

燃烧的火
    火!火的利用是人类进化路上一个巨大的转折。
    尧家林试掘,面积仅100平米,却在一群掘出了24个烧坑。
    这些烧坑有两种形状,一是圆角方形,一是长圆形。这些烧坑一律东西向,直壁平底,坑壁经过反复烧烤,都呈现出浅红色。
    这些烧坑长50至125厘米,宽25至42厘米,深20至46厘米。坑内堆积物分2层,上面一层是灰杂土,厚10至30厘米,下面一层为纯净的黑灰烬,厚6至40厘米。
    这些烧坑分布密集,坑与坑之间独立存在,无连通的。部分有打破迭压现象,估计是使用时间略有早晚差别原因所致。
    烧坑内出土物极少,只在5号坑掘出了一个平底小碗,14号坑发现一个器盖。
    熊熊的,集群的火,把尧家林烧在人们的面前,然而,大量的问题也烧在人们面前。
    这么密集的烧坑分布,一旦工作时,古人如何活动得开?如果烧的烧,停的停,为什么又要建这多的烧坑呢?
    这些坑都不大,是干什么用的呢?如果是饮事用,扑在地上如何去烧?这显然不是灶坑呀?
    如果是烧陶器用,一坑放不下几件器物,且火也施展不开,温度更上不来,古人肯定知道这样划不来,哪究竟是干什么的呢?
    如果这些烧坑既不是炊事用,又不是烧陶器用,坑内的纯粹黑灰烬最厚的达40厘米,那是烧了多久的结果呀!
    为什么烧坑都是东西向?一年四季南风北风,对烧坑有什么影响?
    唉!后人呀,真不知我们艰辛的古人在干什么!

灰坑灰沟的谜
    试掘结果统计表上,专家们如实填上灰坑4个,灰沟1条。
    灰坑除1个完整发掘外,其余3个均只发掘一半,另一半在试掘区外。这些灰坑口都不太规则,口大底小。完整发掘的坑口为不规则葫芦形,东西长142厘米,南北宽90厘米,坑深32厘米。坑内都是填的黑灰色土,土质疏松潮湿,坑内出土陶片为多,经复原的器物有鼎、盆等。
    一条灰沟南北走向,沟斜壁,主干部分平底,横断面呈倒梯形,南端孤形,自南向北由浅向深倾斜。沟长20厘米,东西开口宽度190至220厘米,底宽100至120厘米,深50至116厘米,沟底打破了4层,5层,深入生土50厘米。
    这条灰沟内填满了灰褐泥质土,疏松潮湿。出土了大量的陶片,石器,卵石,灰烬。复原物丰富,陶器有鼎、罐、豆、盆等约20余件,石器有斧、镞、网坠、砺石等。
    站在灰坑前,人们在深思,这是作什么用呢?它没有火烧过的痕迹,也不像盛水的地窖。
    这条灰沟很是叫人费解,7米多长,两米左右宽,底上也有1米多宽,深的地方有一米多,挖一条这么大的沟干什么?没有火烧痕,绝对不是窑址。有那多的器物出土,难道是古人建在房外的地下仓库?那时已经建了房,这些古器物对于古人来说,就是至高的宝贝和心爱物,何必要存放野外呢?
    谜底啊!究竟在哪里?
 
简单的生产工具
    劳动创造了人。劳动创造了尧家林文化。
    今天的我们,无法想象5000年前的古人是怎样生产生活的,但可以肯定,是他们利用智慧,发明了简单的生产工具,然后不断发明,不断发现,不断创造,把社会一步步推进,直到今天的社会,今天的我们。
    尧家林试掘出土的生产工具有两种,一种是石质的,一种是陶质的。石器质料多采用灰绿变质板岩,砂岩,一般遍体打磨,直到光滑,少数打磨兼制,唯一网坠系用卵石片两侧打制缺口而成,陶洗工具仅纺轮一种。
    出土生产工具按早晚期分,早期的石器共有9件,有斧、锛、镞3个种类,没有淘质工具。斧有两种式样,一种是偏长方体,孤刃、残顶、残长10•2厘长;一种是长身,横剖面成橢园形、残刃。锛有五件,现在的锛是指削木头的平头斧子,出土的有平头的,有上窄下宽等式样。鏃有2件2种式样,一种是挂叶形,偏薄无铤,器表残剥,长5•9厘米;一种是偏薄无铤,形若编织网针,尾端有凹缺,长4•4厘米。
    出土晚期石器数量较多,种类丰富,包括斧、锛、镞、铲、刀、钻、杆、矛、砺石等。陶质生产工具纺轮也出现了,除生产工具外,还有装饰品石箸、石环、石饼、小塔形石器等。此时的制作比早期不仅种类增多,且精美很多。值得格外一提的是,3件陶纺轮有3个式样,均为泥质陶,有红、黑、灰褐、黄等色,全部是手工制作的小圆饼状。
    这些出土的生产工具,同一种类型多数互不同,向我们展示了古人不相同的艰辛探索,在实用中淘汰和认可,以至形成后来的相同模式。
    出土的石器装饰品,尽情述说了古人对美的追求。在那样简陋的生活环境里,人们苦中寻乐趣,苦中寻漂亮,追寻美的存在,用石头制作饰品,佩戴在身上,荣耀美美,那是一种多么感人的情景。

出土的生活用具
    出土的生活用具全部为陶器,复原器物70余件。分为早、晩两期。
    出土的早期陶分为夹沙陶和粗泥陶,火候低,胎薄且疏松,陶色以红为主,还有黄、灰两色,但颜色均浅淡泛白。纹饰以一种痕迹模糊的既似网格纹又似绳纹的编织纹为主,次为刻划纹,戳印纹。陶器均为手制,多数用泥条盘筑,小件极品碗等。
    出土的早期鼎,腿都残缺,一种是侧扁三角足,横剖面较厚,近橢圆形。一种扁平足,近方形,罐分3式样。一种是夹砂黄陶,仰折沿、尖唇、圆腹、残底、颈肩交界处饰压印双竖道,条纹间以戳印圆窝。口经26厘米,残高15厘米。二种是夹砂红陶,厚沿,尖沿唇,颈饰斜划纹。三种是粗泥浅灰陶,敞口小卷沿,牛鼻式耳和口平齐相连,器耳阴刻花纹。
    晚期以夹砂陶为主,泥质陶也占一定比例,陶色以红、红黄、褐红为多,黑、灰诸色次之,有极少数黑、灰陶外壁涂朱红色,偶见红色陶,泥质黑陶质地细密,也有一些黑皮红胎或灰胎者,以素为主,纹饰以兰纹、绳纹、附加宽带为多,其次有弦纹、方格纹、刻划纹、压印纹、镂孔等。兰纹、绳纹、方格纹主要饰在缸、罐的腹部;随加宽带,刻划纹多饰在鼎、罐身和足上,弦纹、镂孔多饰在豆、盘等的圆足及器座壁上。大多器物为平制,个别小件器物有轮制痕迹,陶器的制作较规范,鼎、罐等器物口沿沿面一般下凹翘沿唇,作盘口状。晚期器物夹有鼎、罐、豆、盘、碗、缸、甑、盆、杯、喇叭筒形器、器座、器盆等,甚至还有了小碟、小盂。
    这些生活用具,沉默着向后人展示着古人的生活和创造,值得我们思考的是,象生产工具一样,相同用处的器物,大多没有相同的面目,甚至形状也有很大出入。古人的探索精神比今天的我们强多了,他们有现成品,还在创新。今天我们只知道按葫芦画瓢。如果一百个人制一件东西,一百个人的第一件事是找样品、量尺寸、画图,然后一成不变地按样品去做,可不是吗?
 
历史的思考与定位
    尧家林遗址试掘成果,在考古界引起了轰动,专家学者与已发现的相同时期的其它地方文化进行了认真比较,从普遍中寻找特点,在特点中挖掘独特,那种严谨的治学之风,又一次在这些老夫子们身上顽强展现。
    人们在思考,尧家林早期遗址自身特点突出,既区别于晚期,也不见于别处遗址。但由于出土器物太少,破碎难复,真容难辨,全貌难现。怎样把握它呢?
    晚期则比较明确,属江汉地区相当于龙山时期的文化。用晚期的陶器材料和湖北境内同一性质的遗址比较,相同的因素较多。又怎样区别于其它遗址呢?
    尧家林晚期也有一些地方特色。仅从器形比较看,晚期流行的折腹杯,侧扁三角足罐形鼎,卷唇敞沿圈足盘等器物,就少见或不见于其它遗址;晚期后段的有段石锛、梳形石刀等,也不见于或少见湖北的龙山期遗址。怎样对遗址进行历史定位呢?
    尧家林遗址的多次研讨会上,专家学者将尧家林划分为江汉地区龙山期文化的一个新类型,以和分布在汉水流域及鄂西地区的遗址相区别。最后的历史定位是:根据该遗址出土的器物,经权威学者专家鉴定,此遗址距今约有5000年历史,与龙山文化接近,并具有南方北越文化的因素,对研究整个南方新石器文化发展具有重要定义,被权威学者称之为尧家林类型而进入考古教科书。此遗址在整个鄂南地区乃至全省实属罕见。
    至此,尧家林遗址的发现,试掘,结论落下帷幕。
    注:上文参考《湖北省通城县尧家林遗址的试掘》一文。(文:杨弃)